·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政府定点采购单位
·环卫车、环卫设备及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销售经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经理 18995953584
姚经理 18771340219
鲍经理 13409665848
传真号码:0722-3818001
企业邮箱:zhtzcw@qq.com
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举行 “一带一路”自主机遇核心技术是关键
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近日在重庆隆重举行,围绕“大变革 重构产业体系”的主题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其中,作为分论坛之一的前沿瞭望“‘一带一路’对中国车企发展战略的意义”更是从国家经济的宏观政策上全方位分析了中国车企在目前形势下所具备的优势与挑战。
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
论坛分别邀请了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广汽集团乘用车总经理助理王顺胜、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张雁飞和标致雪铁龙印度亚太区经理Shashikant Vaidyanathan作了主题演讲。
易小光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内陆地区发展的机遇和相关建议作了阐述。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后,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政府和企业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与企业“走出去”成为了重要课题。易小光从国家与地方层面发表了他对于实现经济富强的具体措施的看法。国家层面上,要建立与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层次战略合作;要通过国内外生产力布局的新构造去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通过开放战略的纵深推进去形成内外联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地方层面上,要具有机遇意识;要改善个地区经济地理区位,抓住重大项目机会;要实现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融入国际化。而对于内陆地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易小光也结合了重庆在实际发展中的情况,整合归纳了依靠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地区与企业的优势与即将或正在面临的挑战。针对如何去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产业的再次腾飞,易小光提出了“五个”促进。促进口岸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体系能级,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国内外合作;促进以交通为主体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王顺胜则结合自主品牌传祺在海外发展的战略,总结了国产自主品牌海外拓展的优势与屏障。中国汽车行业走向国际化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吻合程度较高。高铁、核电等领域已经比汽车先行一步,而汽车作为主要的消费品,在国际市场中还存在许多开拓的空间。但中国汽车工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依然存在着很多阻碍。国内自主品牌的产品本身需要提高,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这是目前我国车企在海外拓展时普遍存在的一大挑战。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来自印度的Shashikant Vaidyanathan,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如何行动,Shashikant Vaidyanathan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整车厂走向国际的战略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国际道路网络的连接、国家政策的带动和相关政策下进出口的发展机会,以及亚投行的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优势。但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可信性和知名度还是比较低。中国电讯品牌小米等企业在印度的接受程度就很好,中国车企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想要一定程度的打开印度市场,中国车企还需从投资、产品设计等方面入手。
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是中国新国际战略决策。其基本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汽车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支柱,在“一带一路”的国际战略新决策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但是伴随着挑战,中国车企迎来的机遇也是无可比拟的。
“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作为中国首倡并主导的“一带一路”,给“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多重机遇,并将深度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分论坛总体达成共识:国家宏观政策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具有推动、提高的作用。但自主品牌走向国际依旧存在很多难点。主要是自主品牌的产品技术需要突破,从而进一步去提升品牌在国际当中的竞争力。仅仅这两项挑战就需要国内车企付出很多努力。在“一带一路”国际战略这样庞大的背景下,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决不会落在后面。在此之前,国内很多车企都推出了走向国际的战略布局。先不论这些策略实施的好坏与否,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步伐逐渐清晰。各大汽车制造商应协同合作,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路上携手并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会是国内自主品牌引以为豪的代名词,“中国制造”的标签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