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政府定点采购单位
·环卫车、环卫设备及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销售经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经理 18995953584
姚经理 18771340219
鲍经理 13409665848
传真号码:0722-3818001
企业邮箱:zhtzcw@qq.com
车企骗补成常态:江淮承认把关不严 大众称为经销商行为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今年绝对是个多事之秋。“锈蚀门”事件刚刚过去,近日,公司又被审计署曝光,由于把关不严,公司将55辆非节能汽车纳入节能汽车推广项目申报范围,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节能汽车推广补助资金16.5万元。
对于遭到审计署曝光一事,6月23日,江淮汽车回应称,“该情况与我公司2012年8月份自查结果一致,公司将对涉及此事的经销商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理”。
“虽然涉及金额很少,但是江淮汽车此前被央视曝光,形象受损不少。此次又被审计署公开点名批评,肯定会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有不愿具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此次审计署是对2011年、2012年中央财政本级和转移支付给天津、河北等18个省、直辖市“三款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涉及汽车行业的有4个项目,除了江淮汽车、上海大众以及上海通用被点名之外,四川省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也在其中。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项目中,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以接受捐赠的4辆汽车申请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补贴资金,违规获得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补贴资金200万元。在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第25号公告: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公告中,有348个项目单位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情况,共计16.17亿元。“三款科目”包括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资金。在348个违规使用资金项目中,记者统计发现,涉及金额过千万的项目有37个。“像节能汽车、新能源发电等项目,国家给予的补贴力度还是不小的,这样看来,部分企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骗取国家补贴就很难避免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补贴资金后续使用的管理监督。”
“上海大众通过申报5570辆不符合节能汽车申报条件的车辆,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节能汽车推广补助资金1671万元。”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公告称。
公告显示,在国家推行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上,企业存在的骗补现象严重,除了上海大众骗补之外,上海通用的182辆汽车也涉嫌违规获得政府补贴54.6万元。
对此,上海大众在其官网发布了情况说明,将其骗补做法归因于个别经销商行为。上海大众官网显示:2012年,经上海大众汽车自查发现,个别经销商因不了解上海大众汽车节能惠民与国家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差异,误将上海大众汽车承担的企业节能惠民补贴申报为享受国家节能惠民补贴政策。
上海大众的一家经销商老板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经销商通过销售节能补贴车型的数据都是上报给汽车厂商,不会直接报给国家有关部委。
上海通用内部人士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上海通用享受政府节能补贴的车辆超过了80万辆,上海通用不会因为100多辆车来骗取补贴。“我们内部自查后,发现是销售数据基数比较大,统计出现了问题。”上述上海通用人士表示。
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始于2010年6月30日,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告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对引发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的车辆进行每辆3000元的补贴政策,其中节能汽车主要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