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政府定点采购单位
·环卫车、环卫设备及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销售经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经理 18995953584
姚经理 18771340219
鲍经理 13409665848
传真号码:0722-3818001
企业邮箱:zhtzcw@qq.com
工信部劝退48家车企:不合格就出局
2015年09月22日10:31 轮语汇
近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2〕349号)的规定,宣布48家车企在2015年10月31日之前依然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退出汽车行业。这些被亮红牌的企业也将成为我国首批退出汽车行业的车企。看到此通知,不禁为工信部淘汰劣质车企的行为叫好。
僵而不死,僵尸企业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毒瘤”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其所熟知的中国汽车品牌不过十几家。但实际上,根据工信部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目前各类大大小小的汽车生产企业多达1300家。在这些车企之中,有一大半企业是被业内称为“僵尸企业”的劣质淘汰企业,之所以称之为“僵尸企业”,是因为他们的产销量为0或者很少,没有一点生机,但却常年存在。以这次公布的车企名单为例,吉林通田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高碑店市中客华北汽车,其产品早已在市场上难寻踪迹,众多消费者乃至行业内人士都是寡闻。
然而,这些早该被市场规律淘汰的企业却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根源在于他们有汽车生产资质,这个资质就成为其存活的“壳资源”,虽然自己没法利用起来,但却可以拿出来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利益寻租,甚至滋生腐败的空间。而此次,工信部的红牌预警,恰恰就是打掉局部垄断,让所谓的“壳资源”变得一文不值,消除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毒瘤”。
淘汰劣质企业, 符合中国汽车产业规范化治理的方向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客观要求行业管理部门与时俱进,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管理体系,为中国品牌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而纵观我国汽车产业管理体制,虽然几十年来持续完善,为推动汽车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一些困扰汽车产业发展的老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在汽车生产准入方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依然延续投资、控制、准入的老思路。与美国汽车业实行的是“自我认证”,即汽车制造商按照联邦汽车法规的要求自己进行检查和验证相比,中国的汽车生产资质管理仍然保留着过多计划经济的思维。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微增长急需创新升级的格局背景下,正如近日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发言所表态的,要为汽车强国创造一个规范治理,鼓励创新,优胜劣汰的环境。
优胜劣汰,需要加大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准入
如果说向此次工信部向48家车企亮红灯开了一个好头的话,在淘汰劣势企业的基础之上,则还需要趁势而起,鼓励一大批创新企业进来。在当前以低碳化、新能源、智能化的产业化浪潮推动之下,目前在中国,以乐视、阿里、腾讯为代表的诸多互联网公司投身造车,“互联网+”正成为中国汽车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虽然不可否认其中有一些迎合资本市场的噱头,但总体而言,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迎来的一批新鲜的创新血液。如果说,我们要积极为那些不合格车企亮红牌的话,必须同时大力为这些创新型企业亮绿牌,鼓励它们先行先试,和传统汽车企业一起,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我认为,工信部此次为48家车企亮红牌的行为实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而我们也更期待为更多的新鲜血液大开绿灯。